安山汽车网

您现在的位置是: 首页 > 测评试驾

文章内容

奔驰smart精灵1号改装案例

zmhk 2024-06-29 68
奔驰smart精灵1号改装案例       现在,请允许我来为大家解答一些关于奔驰smart精灵1号改装案例的问题,希望我的回答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启示。关于奔驰smart精灵1号改装案例的讨论,我们开
奔驰smart精灵1号改装案例

       现在,请允许我来为大家解答一些关于奔驰smart精灵1号改装案例的问题,希望我的回答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启示。关于奔驰smart精灵1号改装案例的讨论,我们开始吧。

1.smart451改拨片方向盘

2.2021慕尼黑车展:全新smart精灵#1概念车/轻奢进阶

3.2021慕尼黑车展:全新smart精灵#1概念车实拍图解

4.bZ3,一台颠覆丰田的,丰田车

5.奔驰倾力设计 smart精灵#1迎来开门红

奔驰smart精灵1号改装案例

smart451改拨片方向盘

       1、首先,需要购买适合您的车型的拨片。可以在梅赛德斯-奔驰Smart官方网站或第三方汽车配件网站上购买。

       2、其次,需要找到车辆的拨片,这通常位于方向盘后面。

       3、然后,使用螺丝刀或其他工具将原有的拨片从方向盘上拆下来。

       4、再然后,将新的拨片插入到方向盘上,并固定好。

       5、最后,测试新的拨片是否正常工作。

2021慕尼黑车展:全新smart精灵#1概念车/轻奢进阶

       易车讯 日前,一张smart精灵#1国内实车被曝光。除了之前已经曝光的高性能版车型之外,采用不同大灯组的**实车也十分引人注目,根据灯组结构判断或为低配车型。作为smart品牌打造的全新小型纯电动SUV,由梅赛德斯-奔驰全球设计团队操刀设计的smart精灵#1,基于吉利浩瀚SEA架构打造而来并在华实现国产化生产。新车CLTC最大续航里程560km,并将于近期上市发售。

       **实车与已发布和曝光的车型最明显就是大灯组了。虽然也采用了熏黑处理,但内部结构有明显不同,看似采用了低端一些的反射灯组结构,而之前发布和曝光的版本为透镜设计,所以新车或为低配版车型。

       而高性能版本之前已被曝光。相比普通版本的smart精灵#1,新车车身增加了红色撞色设计,在车头增加了进气口,并且保险杠两侧的进气造型也更加运动。

       此外,新车还采用了运动包围和轮圈设计。车身尺寸方面,smart精灵#1长宽高分别为4270*1822*1636mm,轴距2750mm。定位于小型纯电动SUV,整车风阻系数仅为0.29Cd。

       来到内饰部分,smart精灵#1同样高度还原了概念车的内饰造型,悬浮式的中控台造型让人印象深刻,也带来了更多的储物空间。9.2英寸液晶仪表、空调出风口等大量环形设计元素的加入,配合车内氛围灯,让smart精灵#1内饰犹如造型一样时尚与动感。

       车内最显眼的莫过于中控台上方配备的悬浮式中控屏,尺寸达到12.8英寸,分辨率为1920*1080,内置“smart灵感星球”智能人机交互系统,同时配备有可个性化定制的信息**人机交互界面及专属App,用户可通过专属smart ID体验smart数字世界。

       动力方面,基于吉利浩瀚SEA架构打造的smart精灵#1搭载一台后置电机,最大功率200kW,峰值扭矩343N·m,配备有66kWh三元锂电池组,CLTC最大续航里程560km,官方公布的0-100km/h加速时间6.7秒,同时支持OTA升级。

       慢充模式下电量由5%增至80%需要7.5小时。直流超充模式下(150kW充电桩),仅需不到30分钟便可将电量由5%增至80%。此外,新车还配有ADAS智能辅助驾驶系统,支持自适应巡航、车道保持辅助、盲区监测系统、交通拥堵辅助等功能。(谍照来源:微博@汽车拍客阿睿)

2021慕尼黑车展:全新smart精灵#1概念车实拍图解

       易车讯 北京时间9月6日,在2021慕尼黑车展前夕的“奔驰之夜”活动中,全新smart精灵#1概念车全球首秀,其揭示全新一代smart纯电汽车的进化方向,彰显品牌开拓全新市场的强大实力与坚定信心。

       smart品牌官方表示,全新概念车以轻奢风尚融合明日科技,不仅揭示了未来全新一代smart纯电汽车的进化方向,更表明了smart品牌开拓全新市场的强大实力与坚定信心。此外,自诞生以来始终引领潮流的smart在全球范围内正式启用全新品牌视觉体系,以崭新面貌继续立于数字化时代潮头,进一步呈现了smart品牌的焕新方向。

       相较于之前小巧的“smart”,全新smart精灵#1概念车“升级”为紧凑型SUV,其车身长宽高为4290x1910x1698毫米,轴距也达到了2750毫米,也会带来非常实用的空间体验。

       在大空间下,全新smart精灵#1概念车应用了梅赛德斯-奔驰全球设计团队为smart品牌量身定制的“感性·灵锐”设计哲学,大胆犀利的简洁线条勾勒出动感的车身轮廓,宛若张力十足的优雅雕塑,短前后悬设计使之更显运动范。

       车顶的金色环形设计被设计师称为“灵感之源”,与白色车身呼应,兼具轻奢优雅与科技质感。与此对立,前后保险杠、轮眉、侧围及21英寸大车轮的设计,为全新smart精灵#1概念车赋予了矫健与力量感。

       此外,全新smart精灵#1概念车还配备了环车身智能音乐灯语系统,该系统可使外饰灯光与车载音乐进行互动,进而呈现“律动光语”特效,smart品牌标识的三角形元素布满Y型尾灯之中,点亮时呈现出璀璨流光的视觉感受。步入车内前,用户可通过手势控制全隐形门把手,其感应器隐藏在门板下方,由灯光提示用户进行操作。对开式无框车门徐徐打开,搭配无B柱设计,使车内空间一览无遗地呈现眼前。

       空间变大,也为全新smart精灵#1概念车带来更多智能体验,车内具备12.8英寸中控大屏、独立式3D触控屏,仪表盘、出风口、车内地板氛围灯均采用了大量环形元素,而沉浸式天幕和LED灯带,都与车内装饰共同组成豪华优雅设计基因。音响品牌Beats还为全新smart精灵#1量身打造了表现卓越的车载音响系统。

       在中控操作界面,全新smart精灵#1概念车采用了“几何折线”UI/UX用户界面及交互设计风格,打造出“smart宇宙”智能人机交互系统。位于中控屏中央的3D蓝色星球作为“宇宙中心”,是具有强大功能的数字化生态服务平台,用户可通过语音召唤屏幕中的精灵助手(Avatar)下达具体指令,精灵助手(Avatar)还可在使用过程中,持续学习适应用户行为。

       全新smart精灵#1概念车还配备了高性能、高集成的算力架构,可集中控制信息**系统、驾驶辅助系统、电驱电控系统、电子/电气系统等四大核心模块。此外,得益于强大的OTA实时动态更新功能,整车超过75%的ECU电子控制单元都可实现远程持续升级。smart将推出全场景功能集成的超级APP。它不仅可用作数字钥匙,更将社群和多种网络服务和功能集于一身。用户可通过APP与车载大屏联动,在手机或智能设备上操作车辆功能,例如控制环车身智能灯语系统,随心DIY定制专属“律动光语”特效。

       主动安全方面,全新smart精灵#1概念车也装备ADAS智能辅助驾驶系统,可支持智能泊车辅助、自适应巡航、领航辅助、车道保持、紧急避让等功能。

       动力方面,smart专属纯电架构集众多优势于一身,不仅将为未来量产车提供卓越的动态驾驶表现,还使之拥有快速充电功能、长续航表现等,值得期待。

bZ3,一台颠覆丰田的,丰田车

       易车原创?在2021慕尼黑车展前夕的“奔驰之夜”活动中,全新smart精灵#1概念车完成了全球首秀。全新的smart品牌由吉利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和梅赛德斯-奔驰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出资成立合资公司,双方各持股50%,运营发展smart品牌。全新车型将完全实现国产化,明年就会在国内正式与大家见面了。我们先来一睹真容吧。

       外观方面,全新smart精灵#1概念车应用了梅赛德斯-奔驰全球设计团队为smart品牌量身定制的“感性·灵锐”设计哲学,大胆犀利的简洁线条勾勒出动感的车身轮廓,宛若张力十足的优雅雕塑,短前后悬设计使之更显运动范。

       全新smart精灵#1概念车前脸使用了整体化无中网的设计,正梯形的大嘴设计非常可爱。在车灯的设计上,前大灯和尾灯都采用了贯穿式设计,这也是新能源车型上的潮流设计。同时新车还使用了OLED的光源,并带有星空状的点缀,点亮效果非常夺目。

       此外,概念车还配备了环车身智能音乐灯语系统,该系统可使外饰灯光与车载音乐进行互动,进而呈现“律动光语”特效,smart品牌标识的三角形元素布满Y型尾灯之中,点亮时呈现出璀璨流光的视觉感受。步入车内前,用户可通过手势控制全隐形门把手,其感应器隐藏在门板下方,由灯光提示用户进行操作。

       车顶的金色环形设计被设计师称为“灵感之源”,与白色车身呼应,兼具轻奢优雅与科技质感。同时概念车还引入了无B柱对开门的设计,同时还使用了无框车窗和全景天幕设计,最终量产版上这个设计是否会保留大家可以期待一下。

       与此对立,前后保险杠、轮眉、侧围及21英寸大车轮的设计,为全新smart精灵No.1概念车赋予了矫健与力量感。

       内饰方面,应该是全新smart精灵#1概念车最翻天覆地也最值得期待的地方了。整体设计风格带着浓郁的“奔驰风”,配备了12.8英寸中控大屏、独立式3D触控屏,仪表盘、出风口、车内地板氛围灯均采用了大量圆弧形元素,保留了smart一贯的可爱风格,而沉浸式天幕和LED灯带,都与车内装饰共同组成豪华优雅设计基因。

       预计届时车辆行驶信息也会在中控屏上显示。我们还注意到,概念车的音响品牌为同样主打潮流设计的Beats,其还为全新smart精灵#1量身打造了表现卓越的车载音响系统和质感。车内的整体做工和用料已经和曾经的smart不在同一个“平行宇宙”了,这也是无数smart粉丝们最期待的改变。

       概念车还配备了高性能、高集成的算力架构,可集中控制信息**系统、驾驶辅助系统、电驱电控系统、电子/电气系统等四大核心模块。此外,得益于强大的OTA实时动态更新功能,整车超过75%的ECU电子控制单元都可实现远程持续升级。smart将推出全场景功能集成的超级APP。它不仅可用作数字钥匙,更将社群和多种网络服务和功能集于一身。用户可通过APP与车载大屏联动,在手机或智能设备上操作车辆功能,例如控制环车身智能灯语系统,随心DIY定制专属“律动光语”特效。

       相较于之前更像台大玩具的“smart”,全新smart精灵#1概念车“升级”为紧凑型SUV,其车身长宽高为4290x1910x1698毫米,轴距也达到了2750毫米,整体尺寸与MINI COUNTRYMAN相当,轴距甚至更长,无疑将会带来非常实用的空间体验。

       概念车依然被设计成了4座车型,但空间方面比之前的车型有了质的飞跃,也不排除量产版车型会衍生出5座版的可能性。

       主动安全方面,全新smart精灵#1概念车也装备ADAS智能辅助驾驶系统,可支持智能泊车辅助、自适应巡航、领航辅助、车道保持、紧急避让等功能。

       动力方面,新车预计将搭载一台后置电机,最大功率200kW,还有可能推出双电机四驱版车型。smart专属纯电架构集众多优势于一身,不仅将为未来量产车提供卓越的动态驾驶表现,还使之拥有快速充电功能、长续航表现等,值得期待。

奔驰倾力设计 smart精灵#1迎来开门红

       文|萝吉

       每当一款某个层面很优秀、但短板也很明显的新车出现时,人们经常发出“如果它和XX车企合作一下多好”的感叹。

       出于种种原因,此前这种期待大多沦为消费者的一厢情愿,但是来到新能源市场突飞猛进的当下,这种具有互补特性的强强联合,已经成为行业的一大趋势。

       奔驰和吉利合作开发的smart精灵#1,就是一个比较成功的案例。奔驰的品牌、调性和设计功底,结合吉利集团在纯电架构、电机、成本控制层面的优势,打造出了一款虽不算爆款、但也为smart在电动时代迎来开门红的产品。

       这仅仅是一个开始,当各阵营的厂商放下此前的保守,行业内奇妙的排列组合将超出期待,尤其是当最具保守特性的丰田,也把重磅产品的核心领域开放给一个中国企业,我们就知道一个新的时代,已经来了。

       一汽丰田bZ3,就是丰田和比亚迪深度合作的第一款产品,也是很长时间里,一款各方面都不像丰田的丰田车。

说bZ3不像丰田,并不是因为比亚迪

       从性质来讲,smart精灵#1和bZ3都是一家海外品牌和中国车企的深度合作,但两者在细节层面其实区别很大。

       精灵#1的整体架构和动力总成都由吉利承担,奔驰负责的是内外设计和营销,而bZ3的电池、电机确实源自比亚迪,但除了内外设计外,这款车的平台架构,也是丰田自家的e-TNGA。

       也就是说,比亚迪确实承担了bZ3核心的动力总成的部分,但是bZ3这款车的风格、定位,以及整体层面的定义,都是丰田执行的。

       更直白点讲,bZ3是一台借助比亚迪核心技术的丰田,而非一台由丰田设计、开发的比亚迪。

       既然如此,为什么说bZ3不像我们印象中的丰田呢?这主要体现在三个层面:

1、极不“丰田”的设计,不再处处严控成本

       丰田真正杀入纯电市场的首款车型bZ4X,是一款人们能一眼认出是丰田的产品,丰田对它的定位,实际上也并不是跨越时代的新产品,而是一台让老客户们能轻松上手的纯电动的丰田。

       它在外观、内饰中的标新立异,更多的是对其纯电车型的宣言,而不是彻底告别燃油时代、基于全新思维开发的新产品。

       平心而论,我在看到bZ4X时是比较失望的,尤其是想到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,丰田的纯电产品可能都将延续这种风格,就不禁看衰丰田在电动时代的未来。

       没想到bZ4X上市不到半年,丰田第二款纯电平台的产品,就采用了截然不同的思路。

       外观的核心元素,和bZ4X是一致的,这点就不再多谈,第一眼看见它的座舱,确实大出我的意料,这套内饰不但和燃油时代的丰田划清界限,也和诞生不久的bZ4X分道扬镳。

       这只是初见bZ3内饰的感受,而随着体验和了解的加深,这种感受不减反增。

       第一印象很简单,就是丰田也“极简化”了,实体按键被削减到了极致,中控台线条非常简单,甚至延续到两侧的车门板,都基本只有型面的曲线变化、而没有多余的线条装饰。

       如果仅仅是极简化,只能说丰田也终于随大流了,而实际上在极简化的表象下,处处都是丰田与众不同的细节创新。

       比如仪表屏的设置,主仪表被安置在了靠近风挡玻璃的远端,高度和距离对驾驶员的观察视线更加友好,类似于HUD的效果。

       而在方向盘上,bZ3还设置了一个小的仪表,用来显示电子驻车、安全带提示等信息,这种前后布置、大小搭配的组合,在其它品牌几乎还没见过。

       为了配合远端布置的仪表屏,bZ3方向盘的上下两端被削平,这算是常规操作,而不常规的操作是,bZ3的方向盘和仪表屏被设计在了一个联动机构上,调节方向盘高度的时候,仪表屏的位置也随之调整,这就解决了远端仪表屏视线被挡的一个大槽点。

       很显然,这种在其它车型上毫无共享优势的设计,会额外增加成本,这一点,就很不“丰田”。

       纵置大屏也不稀奇,但bZ3的中控屏,和主副驾之间的扶手台融为一体,整体像是被台面托了起来,扶手台除了中央换挡旋钮和电子驻车按键外,其余都是不规则的储物空间,这又是一个在常规布局下脱离常规的一个小创新。

       杯架似乎被扶手台的创新设计牺牲了?并没有,bZ3的杯架隐藏在了中控台两端空调出风口的下方,按一下会弹出,这种设计不管是审美层面还是实用层面,都比常规布局要好很多。缺点嘛,很显然,还是不可避免的额外成本。

       其它诸如转向拨杆改为按键、主驾门窗控制集成到一个按键,以及后视镜调节设计在了中控屏系统内等,都是褒贬不一的小创新,不过来到后排,bZ3的一个特点,基本是值得行业借鉴的创新点了。

       后排三个座位设计成了一体式的“大通铺”,让中间位的乘坐舒适性大大提升,再将前排中央扶手台的后方进行“挖空”,形成半悬浮状态,又释放了中间乘客双脚的空间,让中间位的体验有了质的提升。

2、极不“丰田”的定价策略,以中型打紧凑的错位竞争

       过去很长一段时间,我们都在追求纯电动车和燃油车实现“油电同价”,一些观点认为只有电动汽车的价格看齐燃油车,才有购买的价值或成为爆款的潜力。

       这个目标在很多车型上已经实现,而对bZ3来说,不管是在行业中还是丰田自己的产品体系内,bZ3都已经比同级油车更便宜。

       作为纯电平台的首款车型,丰田bZ4X 19.98-28.48万的价格区间基本和自家同级别的燃油SUV同价,尤其是考虑到入门版只是拉低门槛的作用,真正值得购买的是22.98万以上的配置.

       这样一来,它的实际主打价位,要比自家的中型SUV凌放还要贵。

       至于bZ3,2880mm的轴距,4725mm的车长,bZ3和广汽丰田的凯美瑞相比,车长较短、但轴距优势明显,已经可以视为和凯美瑞同级的中型轿车。

       而bZ3的起步价,比凯美瑞2.0L入门版低了1万元,19.98万的顶配价格,也只相当于凯美瑞中低配的售价,对比bZ4X,顶配的bZ3甚至还没够到前者真正主销的最低配置。

       而放到行业来看,广汽的AION S Plus是尺寸、定价和bZ3都相近的纯电动车,也是10-20万元区间最畅销的电动三厢轿车。不过抛开品牌力差异,AION S Plus 2750mm的轴距实际上也是紧凑级的基础,整体是要比bZ3低半级的。

       而真正的中型纯电轿车中,深蓝SL03 EV起步价是18.99万,比亚迪海豹两驱版的起售价更高达21.28万,同级别车型对比,bZ3的身段甚至已经放得比自主品牌还要更低。至于合资品牌阵营内部,bZ3的售价基本和大众的两厢小车ID.3持平。

       实际上,放到整个丰田的产品体系中,会发现bZ3的定价显得格格不入,可以说是以一款车颠覆整个品牌严密的价格秩序,不过这可能就是未来新能源市场追赶者的常态。

3、极不“丰田”的配置安排,入门即高配

       对于车企来说,拉低售价不难,配置上动刀子就行了。燃油车时代的丰田,在功能配置的安排上就很会琢磨,拉出同级车型的配置单仔细对比,丰田总是配置数量较少的一个,但真到买车的决策阶段,又会发现日常真正有必要的,丰田也基本都给到了。

       这种不丰富、但够用的配置风格,在bZ3上就完全改变了,除了L2级驾驶辅助、头部气帘/膝部气囊这种关键配置实现标配外,主驾的电动座椅调节、四门车窗一键升降、后视镜电动折叠等等之前对丰田算是“改善型”的功能,在bZ3上也都实现了标配。

       至于更高的配置,像方向盘加热、手机无线充电、多色氛围灯乃至后排的座椅加热,都出现在了高配版本上,配置丰富度已经明显超越了凯美瑞,即便是在深蓝SL03 EV、零跑C01、AION S Plus等自主品牌的电动轿车面前,甚至也具有一定的配置优势。

       单论指导价,bZ3已经低于丰田自家的燃油产品,此时把功能配置的差异考虑在内,我们才能明白bZ3定价突破的力度有多强了。

燃油车最顽固的家轿市场

可能会被合资品牌自己攻破?

       10万元以内的代步车、20万元以上的高端车,新能源车都实现了可观的渗透率,且份额增长还在不断加快,但是在10-20万元这个体量规模最大、燃油车最“顽固”的市场,尤其是面向主流家庭的家用三厢轿车市场,纯电动车的份额依然处于边缘。

       原因是双向的,首先10-20万元家用轿车的客户,对于实用性、便利性以及各种场景的兼顾能力,有着极高的要求,而在充电、续航方面依然存在痛点的纯电动车,还是会让很多首次购车的消费者望而却步。

       而反过来说,就算消费者愿意积极接纳纯电动车,10-20万元可选的优秀电动轿车,却是各个价位中最少的,即便是目前最畅销的秦PLUS EV,也不是纯电平台的产品。

       手握十几万预算想买电动三厢轿车,会发现选择比20万元以上的产品要少得多。

       所谓企业不会革自己的命,10-20万元价位份额最大的,就算丰田、大众这样的传统合资品牌,它们的燃油产品依然有着纯电动车难以撼动的统治力,如果有谁能改变这个局面,那么丰田、大众应该不会是最积极的车企。

       而如今的bZ3却让我们看到,丰田已经用一台纯电动车,颠覆了自己燃油车阵营的价格体系,起码在丰田内部,bZ3已经呈现出比燃油车更高的产品力和吸引力。

       对比之下,在其它市场频繁发力的中国品牌,却始终不大愿意把精力多投向10-20万元这个价格区间。

       那么这个燃油车最坚固的市场,已经走出自我革新这一步的丰田,为什么不会成为颠覆者呢?我们拭目以待。

       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autocarweekly,版权归作者所有,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。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,与易车无关

       

易车原创?有这么一个品牌,25年前汽车开始流行时它是城市交通出行的重构者,25年后的电动智能化时代,它依然是引领未来城市出行的先锋,这个品牌就是smart,自诞生之初就始终致力于城市出行的创新实践。在经历了2019年的涅槃重生之后,smart终于长大了,而作为品牌转型后的首款作品——smart精灵#1也于4月25日开启了预售,目前535km Pro+和560km Premium两个版本的预售价分别为19万元、23万元,用户可在“smart汽车App”或“smart汽车小程序”上进行预订。

重构未来交通系统的smart品牌

       这个品牌本身就有一段会让人“哇哦”的精彩历史。早在1972年,梅赛德斯-奔驰就在对未来城市交通系统的研究中,首次提出了“超微型紧凑式汽车”这一非同寻常的概念,为此梅赛德斯-奔驰在1981年还推出了一款名为“NAFA”(德语名:未来城市出行汽车)的概念车,它也是smart的前身。

图:NAFA概念车

       后来在1994年smart品牌正式成立,这个名字并不是“聪明”的意思,而是由斯沃奇S+梅赛德斯M+艺术art的字母共同组成,饱含品牌深意。可以说彼时的smart就是为探索未来出行而生,它的品牌历史也远超过国内很多自主品牌,虽然很多作品设计天马行空,但确实很有实用价值,至今已进入全球四十多个国家销售。

图:2002年推出的smart Crossblade图:2011年日内瓦车展推出的smart forspeed概念车

       2019年成为合资品牌之后,smart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,虽然时过境迁,但smart作为时代先锋并未因此失去活力,反倒一如既往地保持着前沿的创新理念、以及大胆却又独到的设计。很快,仅仅两年的时间,smart就推出了品牌转型后的首款作品——smart精灵#1,那么smart 精灵#1是一款继承了前辈们影响力的作品吗?

图:smart精灵#1

先来看看smart精灵#1的产品亮点

       起点高格局大:首先smart 精灵#1是由梅赛德斯-奔驰设计,smart团队研发,并基于SEA 浩瀚架构打造的产品,新车不只在中国销售,还会出口海外,这点与它的前辈车型们一样,拥有高规格的国际团队,甫一出生即走向全球市场,起点高格局大。

       设计出色格调高端:smart 精灵#1采用了奔驰设计团队为其量身定制的“感性·灵锐”设计哲学,拥有诸多新奢潮流设计,例如隐藏式门把手、悬浮式中控台、灵感之环悬浮式车顶、Beats音响、多主题氛围灯等,这些也奠定了smart精灵#1高端的格调,成为引领潮流的存在。

       可进化能力强:智能化时代纯电动车非常看重的一点就是智能程度和可进化能力,而smart精灵#1基于新一代电子架构打造,其中超过 75% 的 ECU 可支持OTA更新,可进化性领先同级。

       另外新车采用了全新智能人机交互系统,配备高性能、高度集成的算力架构,可集中控制信息**系统、驾驶辅助系统、电驱电控系统以及整车电气系统等四大模块。车机搭载高通 8155 芯片,12.8英寸中控大屏内置“smart灵感星球”智能人机交互系统,软硬件综合实力都很优秀,这些让smart精灵#1拥有超越同级的智能体验。

       科技配置丰富:目前市场上中小型纯电动车大部分主打市区短途代步,科技配置往往很寒酸,而smart精灵#1作为销往全球的“明日之车”,科技配置与智能辅助驾驶方面必然领先行业。其搭载的smart Pilot智能辅助驾驶系统可支持智能泊车辅助、自适应巡航、领航辅助、车道保持、紧急避让等功能,可以大大提升整车的舒适度与安全性,成为同级细分市场中的标杆。

smart精灵#1能为消费者带来什么?

       更实用的smart:曾经的smart以小闻名,但定位微型车的它毕竟难以满足大众需求。而smart精灵#1长宽高达到了4270mm/1822mm/1636mm,车身尺寸比欧拉好猫和大众ID.3更大,而2750mm的轴距更是向A+级看齐。大尺寸必然能带来更好的乘坐空间表现,特别是第二排座椅还支持前后滑动13cm以及4/6分放平,空间灵活性远高于市场同级产品;而且前后舱还都有行李厢空间,设计更居家实用,受众市场必然更广泛。

       可堪大用的smart:目前市面上的中小型纯电动车,很多只是到了入门车规级的要求,但还是不堪大用。而<a class="hidden" href="/smart/" title="smart

       好了,今天关于“奔驰smart精灵1号改装案例”的话题就讲到这里了。希望大家能够对“奔驰smart精灵1号改装案例”有更深入的认识,并从我的回答中得到一些启示。如果您有任何问题或需要进一步的信息,请随时告诉我。